孙致学 副教授
作者: 发布者:赵小明 发布时间:2022-03-09 访问次数:16919
»姓名:孙致学»职称:副教授

»单位:油气藏工程研究所»最高学历/学位:博士
»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所学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电子邮箱:szx1979@126.com
»联系电话:0532-86981170, +86 186 639 21645
»地址邮编: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石油工程学院油藏工程系,266580
»个人主页:http://www.sunpetro.cn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8.9-2002.6,成都理工学院,石油工程学士;
2002.9-2005.6,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
2005.9-2008.6,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

研究方向
1、油气藏精细描述及地质建模方法;
2、复杂类型油藏数值模拟及注气提高采收率;
3、增强型地热系统循环取热数值模拟研究;
4、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分解机理及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学术兼职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等期刊审稿专家;

主讲课程
1、专业硕士《油气田开发工程》课程;
2、石油工程专业必修课程:《油层物理学》(专业基础课)、《油藏工程》(专业课)和资源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基础》必修课。

指导研究生
指导及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30人,毕业研究生入职斯伦贝谢(国际)、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等国内外企业以及赴国外继续深造。

承担科研课题
近五年承担及在研的主要科研方向及相关项目:
(一)油气田开发研究方向
1、深部煤层气增产稳产关键工程技术研究,来源:临汾煤层气公司,起止时间:2021.9~2022.9,负责人
2、乍得高倾角厚层岩性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来源: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起止时间:2021.6~2022.3,负责人;
3、玛南风城组、下乌尔禾组有效动用方式研究,来源:中石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21.7~2022.03,负责人;
4、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培训,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21.8~2021.8,负责人;;
5、塔河TH10303井区剩余油分布与气驱模拟测试,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21.5~2022.02,负责人;
6、缝洞型油藏水驱气驱失效单元剩余油分布及注采井网重构研究,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20.8~2021.11,负责人;
7、延川南深层煤层气有效开采技术研究,来源:中石化临汾煤层气分公司,起止时间:2020.12~2021.10,负责人;
8、乍得潜山产能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来源: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中心,起止时间:2020.5~2021.3,负责人;
9、方4断块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来源: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20.8~2020.12,负责人;
10、草舍泰州组CO2二次驱动态跟踪及监测技术研究,来源:中石化华东油气公司,起止时间:2019.7~2020.11,负责人;
11、南华201区块智能油田技术油藏深化应用研究,来源:中石化华东油气公司,起止时间:2020.11~2021.12,负责人;
12、缝洞型油藏典型单元流体势表征及调整方法,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9.2~2020.2,负责人;
13、稠油降粘复合驱数值模拟应用研究,来源: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8.12~2019.12,负责人;
14、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参数优化,来源: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起止时间:2018.6~2019.6,负责人;
15、低渗透油藏CO2驱综合调控技术研究,来源: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9.4~2020.5,负责人;
16、注CO2提高采收率开发模式及矿场实践研究 ,来源:中石化华东油气公司,起止时间:2018.11~2019.11,负责人;
17、缝洞型油藏油井见水时间室内模拟量化预测,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8.2~2019.2,负责人;
18、轮南及周缘地区滚动开发及提高采收率研究,来源:中石油塔里木分公司,起止时间:2016.12.03~2019.12.31,子课题负责人
19、密井网试验区干扰试验试井解释,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研究中心,起止时间:2017.9~2018.7,负责人;
20、密井网试验区储层连通性评价,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研究中心,起止时间:2017.9~2018.6,负责人;
20、国外储层定量表征技术研究新进展,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研究中心,起止时间:2017.9~2018.2,负责人;
21、中高渗油藏2C驱油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来源:中石化华东油气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7.5~2018.12,负责人;
22、缝洞型油藏油井见水时间室内模拟量化预测,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7.5~2017.12,负责人;
23、注聚后续水驱井堵塞深度分析,来源:中石化胜利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起止时间:2017.5~2017.12,负责人;
24、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油藏储层表征,来源: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中心,起止时间:2016.12~2017.12,负责人;
25、帅垛戴南组油藏稳产技术研究技术,来源: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起止时间:2016.12~2017.12,负责人;
26、特/超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表述技术研究,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6.8~2017.12,负责人;
27、堵水调剖数值模拟研究,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起止时间:2016.01~2020.12,负责人;
28、洲城.祝庄地区地震资料二次处理研究及应用,来源: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起止时间:2015.12~2016.11,负责人;
29、苏20.苏36.11区块气藏精细描述及建模技术研究,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5.8~2016.6,负责人;
30、强非均质储层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5.8~2016.3,负责人;
31、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前沿技术咨询,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4.10.09~2014.11.30,负责人;
32、超低渗油藏水平井压裂效果综合评价研究,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1.11.07~2012.12.31,负责人;
33、莱38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来源:中石化胜利油田,起止时间:2011.08.31~2011.12.15,负责人;
34、神木气田太原组低渗低丰度砂岩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2.12.03~2013.10.31,负责人;
35、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来源:中石油塔里木分公司,起止时间:2012.12.03~2013.12.31,负责人;
36、基于施工曲线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诊断及产能预测,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1.11.07~2012.12.31,负责人;
37、考虑气藏地质条件影响的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来源: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2.12.03~2013.12.31,负责人;
38、迪那2气田双孔双渗地质模型重建,来源:中石油塔里木分公司,起止时间:2013.11.01~2014.12.31,位次2/8;
39、和田河气田裂缝性储层特征精细描述及三维地质建模,来源:中石油塔里木分公司,起止时间:2014.11.01~2016.3.31,位次2/8;
40、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来源: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1.11.01~2012.12.31,位次2/6;
41、低渗透气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起止时间:2010.12.03~2011.12.31,2/9;
42、多井型联合布井方式研究,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起止时间:2012.11.01~2015.12.31,位次2/13;
43、锦州9.3、旅大10.1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田增产挖潜技术研究,来源:中海油天津分公司,起止时间:2014.12.03~2015.12.31,4/13;
44、鄯善油田东区剩余油分布及治理对策研究,来源: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4.9.01~2015.8.30,2/6。
(二)地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向
1、基于离散-连续介质模型的水-EGS传质传热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51774317),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起止时间:2018.01.01~2021.12.31,负责人;
2、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跨尺度研究方法及数值模拟(No. KC201702),来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起止时间:2018.01.01~2021.12.01,负责人;
3、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CO2埋存与置换CH4协同开采机理研究,来源: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起止时间:2014.05.01~2016.06.01,负责人;
4、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描述及地质建模,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起止时间:2014.05.01~2020.06.01,负责人;
5、西太平洋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起止时间:2015.01.01~2015.12.01,负责人;
6、天然气水合物藏中CO2.CH4置换开采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来源: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起止时间:2014.07.03.2016.06.01,负责人;
7、潜山油藏岩石热物性测试及余热水回注对地下温度场影响研究,来源:中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起止时间:2015.01.03.2015.12.01,2/6。
(三)页岩、致密油气开采方向
1、页岩多矿物相孔隙结构特征及考虑润湿特性的CH4耦合传输机制研究(No. 51404291),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起止时间:2015.01.01~2017.12.31,负责人;
2、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观运移机制研究,来源:山东省自然基金,起止时间:2013.10.01~2016.10.01,负责人;
3、基于解吸和多重扩散机制的页岩气数值模拟,来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起止时间:2012.01.01~2014.12.31,负责人;
4、考虑有机质影响页岩气运移机制及数值模拟,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起止时间:2011.04.01~2013.12.01,负责人;
5、页岩储层水平井多级压裂模拟与分析研究,来源:中石油川庆钻探公司,起止时间:2014.08.01~2015.12.31,负责人。
(四)教学改革项目
1、“互联网+”视野下石油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型教学案例建设与教学实践(B2016M008),来源: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面上),起止时间:2017.1~2019.1,负责人;
2、创新油藏渗流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基于Solidworks平台仿真实验系统开发(No.QN201301),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起止时间:2013.11~2015.11,负责人;
3、MOOC视野下的石油工程专业互联网教育实践及课程资源建设(No.JY-B201405),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起止时间:2014.11~2016.11,负责人。

获奖情况
1、致密油气藏储层定量表征与开发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2021,排名第1,省部级;
2、复杂油气藏断缝精细表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20,排名第3,省部级;
3、致密砂岩气田井网加密提高采收率技术与规模应用,2019,排名第1,省部级;
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新方法及应用,2015,排名第3,省部级。
5、2017,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
6、201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新方法及应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位次3。
7、2014,油藏工程类专业课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建设与实践,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位次7。
8、2013,青岛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位次1。
9、2013,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三名,位次1。

荣誉称号
1、2016.12,荣获201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创新创业卓越贡献奖”;
2、2016.11,被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2016学年优秀班主任;
3、2016.04,被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青年工作者”荣誉称号;
4、2015.09,被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5、2015.09,被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教师”;
6、2015.05,被授予第五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7、2014.12,被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8、2013.11,获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三名。
9、2013.06,获青岛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0、2012.05,被授予第二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11、2012.9,被授予“大学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著作
2010,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6/6.
2013,油气田开发设计与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5.

论文
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1、Zhixue Sun, Xu Zhang, Jun YAO*,et al., 2016.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heat extraction in EGS with thermalhydraulic-mechanical 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discrete fractures model.Energy.(in press).(JCR 一区Top.IF=4.292);
2、Zhixue Sun, Ying Xin, Qiang Sun∗, et al.,2016.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Depressurization Process of a Natural Gas Hydrate Reservoir: An Attempt at Optimization of Field Operational Factors with MultipleWells in a Real 3D Geological 
Model.Energies 2016, 9, 714; doi:10.3390/en9090714.(JCR 三区.IF=2.077);
3、Zhixue Sun, Jun Yao∗, Xiaoxue Huang, et al., 2016. CO2 injection for heat extrac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ageothermal site: Huizhou Sag,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Geothermics 64, 331-343.(JCR 二区.IF=3.420);
4、Zhixue Sun, Yang Xu, Jun Yao∗,et al., 201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oduced water reinjection technology for water-soluble gas recovery ,Journal of Natru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Vol. 37(6), Nov 2014,700-711.(JCR 三区.IF=2.045);
5、Zhixue Sun, Zhilei Sun∗, Jun Yao,et al., 2014,Porosit preservation due to authigenic chlorite coatiings in deeply buried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sandstone, Sichuan Basin, Western China. CHINA.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Vol. 37(3), July 2014, pp 251-268.(JCR 四区.IF=1.605);
6、2014,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复杂裂缝系统水平井动态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8(2),pp 109-115.

专利
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
1、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溶洞随钻检测系统及方法,专利号:201310339560.5,排名第1(授权);
2、制备具有双重孔隙的碳酸盐岩储层物理模型的装置及方法,专利号:201310327410.2,排名第1(授权);
3、缝洞型储层剩余油分布的实验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专利号:201310327410.4,排名第1(授权);
4、非均质储层注水合采层间干扰模拟系统及检测方法,专利号:201310582943.5,排名第1(授权);
5、一种水溶气藏开发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专利申请号:201510068300.8,排名第1;
6、用于致密气藏在集气站生产模式下的气井产量劈分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05119720.8,排名第1;
7、地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与CO2废气回注处理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专利申请号:201510319919.1,排名第1;
8、基于磁性介质的砾石充填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174053.0,排名第3(授权);
9、一种基于磁性支撑剂的支撑剂铺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235252.8,排名第3(授权);
10、基于纳米磁流体的储层裂缝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186293.2,排名第4(授权)。
 获软件著作权3项:
1、超低渗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诊断(iStage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0555974号;
2、天然裂缝表征与预测系统(iFrac V1.0),软著登字第0239060号;
3、碳酸盐缝洞型油藏水锥预测与控制(iCone V1.0),软著登字第0555996号;

学术交流
1、2016.11.24-25,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研讨会,地点:青岛,报告题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多尺度研究方法及数值模拟;
2、2016.4.27-4.29,第二届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与探测技术研讨会,地点:厦门,报告题目:天然气水合物矿体雕刻及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3、2016.3.15-3.17,第五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会议,地点:北京,报告题目:增强型地热系统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4、2015.6.9-6.11,法国石油研究院(IFPEN)大会报告:FROM CHARACTERIATION TO MULTI-SCALE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OF TIGHT GAS RESERVOIR:  INTEGRATING CORES, WELL LOGS, 3D SEISMIC AND OUTCROP;
5、2015.4.19-4.25,世界地热大会(World Geothermal Congress 2015),Melbourne, Australia;
6、2014.5.27-5.31,第五届国际渗流力学大会(Interpore),地点: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主题报告:Tight Sand Gas Reservoirs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 example from Sulige Gas Field,CHINA;时间:2014.5;
7、中海油研究总院学术交流,地点:北京,主题报告:复杂介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实践,时间:2013.5
8、TOUGH2—EGS&CMS学术交流,地点: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时间:2013.6.
9、中石化西北局分公司学术交流,地点:新疆轮台,主题报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特殊油藏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实践,时间:2012.9;
10、第三届国际渗流力学大会(Interpore),地点:美国普渡大学;时间:2012.5;
11、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年会,地点:西安,主题报告: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时间:2012.1。

个人风采
本人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新方法、新技术的研发和工业化推广与应用。近4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1项、企事业委托各类科研项目近40余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主持和参加的3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等省部级奖励。在“陆相致密油气田地质工程一体化”和“缝洞型油藏开发新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部分创新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相关技术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自然资源部等多家单位推广应用,“产、学、研、用”成效显著。
近年来,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地热、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新型能源开发基础科学问题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就地热开发领域交流访问1年,相关方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基金资助。
作为创始人,本人于2008年创建了阳光石油论坛(http://www.sunpetro.cn),目前该网站注册会员近10万人,成为国内最活跃的石油技术交流论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及实践成果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科学网、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