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热化学提高采收率渗流理论研究”学校筹建创新团队
作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1-04 访问次数:1783

1、创新团队简介
      “热化学提高采收率渗流理论研究”创新团队于2015年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该团队主要由油气田开发工程、力学和数学等领域的中青年教授、博士组成,侯健教授为团队带头人。该团队以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以油气藏渗流力学与提高采收率的核心科学理论和技术为研究重点,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了孔喉微观尺度渗流的实验与模拟方法、微观与宏观尺度化学驱和热化学复合驱渗流理论、化学驱矿场应用关键技术等三个紧密联系又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为大幅度提高我国油田的原油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2、创新团队介绍
      团队带头人:侯健教授
      主要骨干:刘建林、李淑霞、付红斐、姚传进、杜庆军、刘永革、刘东滢
      侯健,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入选校“青年教师拔尖人才攀登计划”,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3项、国家863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SCI和EI收录58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部;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研究方向:化学驱中的油藏工程问题、水驱特高含水期驱油理论、微观实验与模拟技术、油藏数值模拟、稠油热采等。
      刘建林,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入选校“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建设工程”和“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建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和EI收录2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研究方向:固体表面的亲疏水和浸润行为、毛细力诱发的弹性结构变形、毛细屈曲、纳米材料的表/界面力学、软物质力学、材料与结构的非线性行为等。
      李淑霞,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和EI收录11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研究方向: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机理。
      付红斐,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入选校“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建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收录16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研究方向: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最优控制问题数值算法、能源数值模拟算法。
      姚传进,工学博士,师资博士后。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研究一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和EI收录16篇;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研究方向:微观渗流机理与模拟、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微生物采油。
      杜庆军,工学博士,讲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和EI收录10篇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2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研究方向:油藏数值模拟、泡沫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
      刘永革,工学博士,讲师。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SCI和EI收录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研究方向:化学驱渗流理论、油藏数值模拟。
      刘东滢,工学博士,讲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SCI和EI收录1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研究方向: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微纳米力学。
3、承担科研项目
      近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18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
4、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奖励近20项。
5、标志性成果
      成果1:创建了孔喉微观尺度渗流的实验与模拟方法
      成果2:实现了微观与宏观尺度化学驱和热化学驱渗流的理论创新
      成果3:实现了化学驱矿场应用关键技术的革新
6、学术交流
      近年来,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会2次;邀请国际专家5人次来校交流访问;派出20余人次出国交流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