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7
孙宝江、戴彩丽获评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作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6 访问次数:1048
【转发学校新闻网】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通报新一批100名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宝江教授、戴彩丽教授榜上有名。 

  孙宝江,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宝江长期致力于油气井流体力学、海洋石油工程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七组分井筒多相流动理论模式”,并在石油工程中推广应用。参与策划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装备”,并任“863总体专家组”专家。 针对“高压、高含硫、高产能”天然气井的安全生产,参与策划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三高气田钻完井安全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任课题“三高气井井筒压力控制技术”组长,为国家油气生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作为第二完成人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200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申请专利3项,已获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戴彩丽,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第十九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被评为第五届齐鲁巾帼发明家。戴彩丽自1993年7月以来一直从事提高采收率与油田化学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每年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主讲的《油田化学》为校级优质课和山东省精品课程,经过十多年的科研攻关努力,形成了高含水油田的控水技术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显著成绩:突破传统油井近井堵水有效期短、风险高的束缚,建立了一套油井选择性堵水的新方法新技术;此研究成果已获中国石油石化协会及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率先提出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作为聚驱后提高采收率的首要接替技术,该课题成果已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石油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科学发现及技术创新的集成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SCI、EI等收录20余篇。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鲁、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建设,积极营造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专门针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而进行的一种评选奖励活动。实施几年来,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本次评选是根据《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经逐级推荐、选拔,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示、考察,最终经省政府授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