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新团队
教育部“海洋油气钻完井理论与工程”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
作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1-04 访问次数:4189

1、创新团队简介
“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创新团队入选2010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名单。该团队主要由海洋油气井工程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中青年教授、博士组成,孙宝江教授为团队带头人。该团队以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联合开展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创新团队在海洋钻井地质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海洋钻井工程设计及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深水钻井装备及作业安全理论与技术、深水井筒压力控制理论和技术及海洋深水复杂地质条件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2、创新团队介绍
学术顾问:沈忠厚院士、顾心怿院士、王瑞和教授
主要骨干:孙宝江、管志川、陈国明、程远方、邱正松、刘永红、任韶然、邹德永、刘刚、步玉环、王腾、倪红坚
    孙宝江:男,汉族,1963年11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教育部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CNPC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石油钻探技术》、《中国海洋平台》、《深水油气》杂志编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从事油气井工程,海洋石油工程,多相流理论及应用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及三大石油公司课题多项。
   管志川:男,汉族,1959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石油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钻井工程)负责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钻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钻井基础理论学组委员,山东石油学会钻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石油钻探技术》杂志编委,山东省东营市政协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10余篇。主要从事油气井管柱力学;油气井井下过程监测与控制;油气井流体力学;深水钻完井技术;深井钻井工艺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研究。
   陈国明: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7),“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部级)(1997),长期致力于海洋石油工程与油气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及教学工作。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装备及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石油机械工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学会质量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近海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Petroleum Science》、《石油矿场机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编委;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2007-2010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工工业协会科技奖评审专家。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共3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合作出版3部专著、教材,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8项。现主持承担多项国家油气专项、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点从事海洋(深水)油气资源开采装备与安全保障技术领域研究。
    程远方:男,汉族,1964年4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深层岩石力学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SPE会员。国内著名油气工程岩石力学专家,长期从事油气井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工程岩石力学。主持和参加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攻关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获省部级奖励10项。主持国家重大专项“水合物层钻井地质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和“煤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仿真与优化设计”子课题。主持“863”“低渗低丰度油藏井眼动载压裂采油新技术”。
    邱正松:1964年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大学(华东)国家“211工程”井壁稳定(化学)实验室主任,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石油工程学会钻井工程部委员、钻井液完井液学组委员,《钻井液与完井液》、《石油钻探技术》、《石油钻采工艺》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 子课题2项、国家重大工程专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以及多项横向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井壁稳定理论与钻井液防塌防漏技术、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特殊储层保护技术、海洋(深水)环保钻井液以及控制压力钻井液新技术等。
    刘永红:男,1965年6月生,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中国特种加工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特种加工学会教育培训、科普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特种加工学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负责人,山东省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先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1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任韶然:男,1960年9月生,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1和1984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获化学工程博士及DIC 学位。先后在英国WALES大学(SWANSEA)非牛顿流体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员,英国BATH大学任IOR工程项目主管,英国MORE OIL&GAS Plc公司任高级石油工程师,英国HERIOT-WATT大学水合物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多篇, 申报专利6项。主要研究领域与兴趣包括注气(注空气)提高采收率、CO2 EOR及地质埋存、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和气体水合物防治等。近几年来主持“973”、“863”和国家重大专项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三大石油公司重点课题10多项。
    邹德永,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油气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油气井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油气井岩石力学,岩石破碎理论与方法,钻头设计与制造工艺,钻完井理论与技术。“九五”期间,参加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承担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项目“复杂深井超深井套管钻头系列优选”、海洋石油总公司项目“适合渤海海域新型井身结构研究”和“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水合物研究”等科研课题。“十五”期间,承担了完成了中海石油有限公司 “高温超压气井固井复杂情况监测技术研究”、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固井数据库软件编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岩屑法随钻监测三个压力剖面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十一五”期间,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课题“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研究”和“超深井新型破岩工具及配套技术研究”、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三高气田钻完井安全设计技术研究”和“固井施工模拟与安全监控系统”,国家重大专项“特殊岩性地层井壁稳定及优快钻井技术研究”和“海上疏松砂岩衰竭稠油油藏的储层保护技术和钻完井液体系以及配套水泥浆体系”,中石化项目“南方复杂深井特种井眼钻井配套技术研究”、中海油项目“渤海北部地区底砾岩地层钻头设计和研制”等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刘刚,男,1960年生,博士、教授。全国钻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山东石油学会钻井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振动检测在油气钻采中的应用,油气井压力控制理论及工艺技术,控制压力钻井理论、工艺及装备,钻井安全及风险评价理论及方法。承担国家重大专项6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山东省基金1项,主持完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油田分公司项目多项。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收录8篇,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项。
    步玉环,女,1966年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油气井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钻井工程技术及工艺、固完井工程、油气井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完成科研及教改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局级横向课题40余项。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4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10余项发明专利已授权。主编研究生教材1部、本科教材2部,参与编写教材及论著4部。曾获得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山东省教育工会 “三八红旗手”, 指导的大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项目曾荣获第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山东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暨山东省创业大赛(高校赛区)一等奖、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暨知识产权教育活动全国总决赛团体一等奖,获得校级首届“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胜利石油育才奖”、“师德建设‘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良师益友”、研究生评出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油气井固井工艺技术研究、水泥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复杂结构井完井方式优选、油气井流体力学研究等。
    王腾,男,1973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平台桩基、隔水导管承载力及可打性分析、海洋结构物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的大变形数值模拟。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自然基金1项,参与863课题1项。在国内外的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1篇被EI和SCI收录,申请专利6项。
    倪红坚(1972-),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完井理论与技术;石油钻井工具;高效破岩方法与技术;高压水射流理论与技术。主要成果:1.在国家自然基金、“973”等基金的连续资助下,开展了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完井理论与技术研究,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套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完井试验系统,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奠定基础。2.在深入研究高压水射流破岩、辅助破岩的机理的基础上,研发了系列钻井提速技术,其中自激振荡式旋转冲击钻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多数油气区,提速效果显著,为深井、坚硬地层的油气钻探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技术手段。3.研制成功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垂直导向钻井系统,在高陡构造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效果与国外同类技术相当,提升了我国高层次钻井技术的竞争力。4.发表学术论文近5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究课题: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7项。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973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2项。

3、承担科研项目
近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项,其它省部级项目近30项。

4、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其他省部级奖励近20项。

5、标志性成果
(1)海洋钻井液密度优选与油层保护配套技术
     难题:渤海湾,地层高低压并存、泥页岩垮塌、疏松砂岩储层强度低 
     创新:提出了自适应地层三压力预测方法 
     效果:大大提高了地层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的预测精度,使冀东油田的钻井质量明显提高,效益3亿多元。
(2)中国南海西部海域复杂构造安全快速钻井技术
     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问题:南海西部海域“断层”和“裂缝”发育、井壁坍塌、工程风险 
     创新:建立了海洋钻井地质环境描述理论和方法,发展了绕避断层的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技术,研发提高钻速钻具组合设计技术 
     效果:井事故率由原来的40%多降低到10%以内。
(3)钻井平台位置优选与丛式井轨道优化设计技术
     2009年获中国石油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问题:海洋丛式井成本高 
     创新:平台位置优选与丛式井轨道优化设计方法 
     效益:南海、胜利得到应用,效益2亿以上。
(4)近海石油结构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工程应用
     曾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了近海石油结构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研发了老龄石油平台延寿评估技术,突破了平台可靠性分析、风险评估和平台
安全运行信息化技术。
(5)深水钻井隔水管技术和井口技术
    “十一五”,研发了深水钻井隔水管和水下井口设计及安全评价技术,水下举升圆盘泵、海底泥浆吸入模块等关键装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南海深水的装备与隔水管技术体系。
(6)深水井涌压井动态模拟及优化设计技术 
     难题:水合物相变、多相流模式简化、误差大 
     创新:考虑深水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七组分井筒多相流动”理论开发:深水井涌动态模拟及压井设计软件系统 
     效益: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奖励:200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研发了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难题:超深井井底温度高、钻井液性能不稳 
     创新:研制出耐高温达240℃以上钻井液体系 
     效果: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专项技术垄断 
     应用:解决了我国井温最高的两口超深探井的难题 
     效益:推广创造出10亿以上,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
(8)深水固井技术研究
     难题:深水海底环境温度低,在浅水流区域已发生窜流问题
     创新:开发出新型低温固井水泥DWC及低温早强防窜剂DWA、研究出适合深水固井的DWCS、HPFC水泥浆体系
     优势:体系配制简单、现场施工方便并且外加剂对环境友好
     效果:其低温早期强,度、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性能优于国外深水固井水泥浆体系
     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7项)、发表期刊和会议文章30篇(收录14篇),培养博士生3名,其中1篇论文获得国家百篇优秀论文提名。

7、学术交流
    近年来举办各类国际研讨会8次,国内学术交流会5次;邀请国际专家40余人次来校交流访问和讲学;派出50人次出国交流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派出15人次年轻骨干和博士生出国进修;联合培养博士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