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工作
“能源报国·能源强国”东北博士团赴黑龙江大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朱清杨 林雅瑜 张家馨 发布者:于梦飞 发布时间:2023-07-17 访问次数:339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石油工程学院“能源报国·能源强国”东北博士团一行30人于7月10日到7月14日来到石油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油城”大庆,在祖国北疆开启了富有石油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之旅。

“创业建油田/事迹辉煌耀宇寰/美誉代相传”,在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之时,在这赞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诗歌中,博士团先后赴大庆石油馆、大庆石油科技馆、铁人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第二采油厂、采油工程研究所等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副院长齐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解晓燕等作为随团指导老师同行前往。研学期间,博士团成员加深了对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与突出成就的了解,进一步领悟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引导学生自觉扛起“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使命担当,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东北博士团启程合影   武帅帅 摄

泛化多维思政课堂,涵养能源报国情怀

7月11日,在启程的大巴上,解晓燕从铁人王进喜的光荣事迹讲到祖国石油工业的筚路蓝缕,开启了实践团的第一次“随行小课堂”。作为博士团的特邀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教授的解晓燕,在实践过程中随时随地为博士团成员开展现场思政教学,将思政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将行业特色融入课程体系,在现场实践中春风化雨般浸润成员们的心灵,使生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场教学,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解晓燕为博士团成员讲解铁人精神   蒋佰熹 

7月12日,解晓燕老师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现场为成员们开展“随行小课堂”,通过“我国‘三桶油’是怎样建成的?”这一问题,回顾了国家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的艰难困苦,引导博士团成员思考“铁人精神”、“三超”精神的深刻内涵。她强调:“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要时刻牢记‘三超’精神,突破思想上的‘枷锁’,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潜能迸发出来。”

解晓燕讲解“随行小课堂”   林雅瑜 摄

除现场交流外,随团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线上平台拓宽育人渠道,扩大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在博士团行程接近尾声时,解晓燕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以“油在地下汹涌 ,人在江湖起舞——致敬石油科技工作者”为主题的感悟,以更具快捷性和互动性的方式传达对石油科技工作者的敬意,让博士团成员深受触动,他们表示:“要向那些投身油气行业、钻研创新技术的石油人学习,端牢祖国能源饭碗,筑牢科技强国梦想,在奋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晓燕在大巴车开展“随小课堂”讲解石油精神   林雅瑜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为此,学院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着力打造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线的“石工定制版”思政课程,将思政课堂泛化到大巴车上、展览馆里、社交媒体中,让实践团成员随时随地接受浸润式思政教育。

领略石油创新科技,践行能源报国初心

随团指导老师与博士团成员在大庆石油科技馆参观交流   蒋佰熹 摄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岩心库合照  蒋佰熹 摄

为进一步了解前沿科技在油田一线的重要意义,感受智慧油田、数字油田的转型新趋势,博士团成员来到大庆石油科技馆、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进行参观学习。研学过程中,博士团成员拓展了科技视野,丰富了专业认知,切身感受到能源行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刻地体会到石油人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攻关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以科技力量实现能源报国的志向。

实验室科研工作者为博士团成员讲解   林雅瑜 摄

研究所高层研究人员与博士团成员交流   林雅瑜 摄

传承大庆铁人精神,担当能源报国使命

博士团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蒋佰熹 摄

博士团成员为铁人百年诞辰留名纪念   林雅瑜 摄

习近平强调:“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为追随铁人足迹,涵养石油精神,博士团在大庆石油馆、铁人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地参观学习。“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王进喜的一句句铿锵的话语令博士团成员深受触动,在内心矗立起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核的精神旗帜。“二十五亿忠诚担当,六十四载兴油报国。”发源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室的“三超”精神,是科技人员在长期自主创新实践中诠释出的科研工作理念,是石油人以科技赋能发展的生动写照。研学期间,博士团成员深入了解了60年代石油工人作业的艰苦环境,认真学习了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更坚定了“端牢能源饭碗”的使命担当。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合照   蒋佰熹 摄

博士团成员在第二采油厂铁人第一口井合照   蒋佰熹 摄

博士团成员在第二采油厂第一作业区党建工作室学习   蒋佰熹 摄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博士团成员们深有感触,怀着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更深理解,对油气行业的全新认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科研攻关,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石工学子的智慧力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奋力谱写新时代石工人能源报国的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培养能源领域的科技人才至关重要。学院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持续优化“行走的思政课”内容形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能源领域创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