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我院青年教师培养初显成效
作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2-13 访问次数:1630
    近日,学校第十四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落下帷幕,经学校分散考评和集中评比,共有24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1名,我院推荐的3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其中海洋工程与流体力学系李爱华、油藏工程系张凯获二等奖,采油工程系齐宁获三等奖,这正是得益于学院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视。
    近年来,学院始终将“拔尖人才、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三把利剑,而青年教师更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潜力股”,学院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严格要求、全员服务。对每位青年教师而言,学院都会以老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来影响他们、以专家学者的成长之路来引导他们,通过举办青年讲课比赛与配备教学指导教师帮助他们走过“教学关”、通过吸纳他们参加高级别项目和课题提高科研适应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国际化程度,做好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服务研究型学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院每年新进师资都在10人以上,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承担了学院50%以上的本科教学工作量,已成为本科教学的中坚力量,如何让他们的课堂教学步入正轨学院十分重视。09年10月,出台了《关于为新任教师聘请指导教师的有关规定》,开始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即为青年教师聘请一名教学指导教师(聘期为两年),“导师”负责制定该教师两年的培养方案,听取新任教师主讲课程的讲稿、教学日历,指导期内至少随堂听课4次,指导期满后要向所在单位提交总结报告和教学评价;而青年教师要参与导师主讲课程的助课工作,并在第二年试讲“导师”的课程4个学时,由“导师”负责评定和反馈。进一步完善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严格了教师调停课审批制度和教学资料归档制度,要求院领导、系主任不定期随堂听课,每两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教案展评、每年召开师生座谈会、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如油田化学专家、资深教授赵福麟提出的《学者是培养出来的》一文在中国石油大学报发表后,为青年教师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规定,新进教师两年内免除考核,津贴足额发放,让青年教师专心练“基本功”。
    同时在科研中也十分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以学科、系和中心为主,在科研上给他们“上任务、加担子”,近年来以青年教师为主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和863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2011年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资助、7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人入选学校“青年教师人才建设工程”。戴彩丽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山东省杰青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侯健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山东省杰青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葛际江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广大青年教师在科研中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也正是得益学院于良好的学术和文化环境。
    今年11月11日,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讨论通过了协会章程及理事会成员,全院57名青年教师成为首批成员,会上老教师代表长江学者孙宝江、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姚军结合自身经历,向年轻教师们传授了申请基金、发表论文、如何提炼科学问题、青年教师如何成长等方面的经验。油田化学系教师、会长范海明深深的体会到,“发展促进会的成立为年轻教师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的舞台,我们要紧紧依托这一平台,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基础工作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广大青年教师在此平台上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